在大眾的理念當中,對于環境污染的整治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各種化工行業和礦藏挖掘,甚至于在我們身邊的各種汽車尾氣排放和塑料制品的運用,很少有人會將我們身上穿著的衣服與環境污染結合起來。但實際上,服裝的生產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,在服裝制造產業鏈中靠前的材料制造,對于環境的污染是相對而言比較大的,比如說各種化纖材料,以及各種染色藥劑,這些在大部分普通人的眼中是被忽略的部分,但是不可否認服裝產業生產對于環境帶來的影響,據現實統計,服裝生產目前已經占到了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%,雖然能源消耗仍舊在碳排放量中占比重大,但是這8%也是一個不容小覷額數字。
根據《2022年世界時尚供應鏈排放報告》顯示,時尚行業的碳排放量今年仍然有相應的增加,盡管許多的時尚公司都公開表態,聲明要比前幾年減少碳排放,但根據目前的現狀證明,時尚品牌們做出的措施收效甚微,如果沒有辦法盡快做出相應的有效措施改善現狀,承擔起這8%的碳排放量環境污染責任,那么簽署了氣候協議的一些國家,就沒有辦法完成在2030年的期限前減少碳排放量的目標。
Stand.earth評估了十家時尚公司,其中有迅銷、Gap 集團、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、H&M 集團、開云集團、Lululemon、Inditex 集團、Levi Strauss & Co.、耐克和 VF,在獲取的數據中,不難發現,只有Levi Strauss & Co. 的供應鏈碳排放與2018年的相比較,有著55%的降低,其他的時尚品牌并沒有在碳排放減少方面達標,甚至Lululemon 的產量比起2021年來說,還有著60%的增長。
時尚行業的發展不應該以環境作為代價,這個消耗對于全體人類而言都是高昂的,環境的污染最終都會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,人們甚至在北極海冰和魚類的體內發現了人造纖維。希望時尚品牌們可以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,積極促進環境保護,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。